首页

女王狗奴

时间:2025-05-25 03:59:31 作者: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项目进入竣工倒计时 浏览量:13825

  中新网郑州5月24日电 (李超庆 夏青华)5月23日,位于河南郑州航空港区的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项目关键性节点工程——仓储工程主体结构全部完工,标志着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项目进入竣工倒计时阶段。

图为俯瞰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王露露 摄

  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作为郑州国际陆港的核心功能区,主要承担中欧班列货物集结、通关及班列开行等职能。项目总占地10800亩,总投资236亿元(人民币,下同),首期工程主要包括铁路作业区、海关作业区、国际仓储分拨中心、国际邮件及电商分拨中心、枢纽服务中心等5个项目。

  其中,该项目规划建设约38万平方米仓储使用空间,覆盖常温、冷链等多场景,建设集装箱线6束12条。此次完工的铁路作业区仓库,面积5.3万平方米,包含4座包装件站台仓库,主要存放棉花、锂矿、塑料、化肥等;4.6万平方米防潮钢结构货棚,主要堆放货物为木材等可燃物固体。

图为工人在包装件站台仓库进行地坪研磨工作。 中新网记者 李超庆 摄

  据中铁七局项目经理陈超磊介绍,自今年1月仓库主体结构开工以来,项目部优化施工组织,加大机械设备与人力投入,项目建设高峰期投入500余名工人,8台轮式起重机、10台登高车同时施工作业,保证各个作业面快速推进,历时143天实现主体结构完工。

  “目前,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项目整体工程量已完成超92%,完成总投资约50亿元。”河南国际物流枢纽建设运营公司工程部项目经理李慧杰在受访时表示,现在项目各标段组织了近1300名工人,紧锣密鼓地进行室内管线铺设、设备安装调试及剩余零星土建工程任务,预计6月中旬具备交付条件,6月底投入使用。

  据悉,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建成投用后,将实现关铁融合、区港一体、资源集聚,有力保障国际班列开行量达到5000班次,助推河南乃至中部地区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世界遗产主标识揭彩

兰州9月26日电(戴文昌)利用数字技术,通过VR全景视频方式复原甘肃松山新边索桥堡、三眼井堡、永泰龟城三个最具特点的古代堡寨,在虚拟数字世界中再现了400年前的历史情景,复原画面逼真、色彩真实,给人沉浸式体验。

一季度中国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持续改善

从烘焙程度看,目前国内消费者更喜欢苦味和香味浓郁的深度烘焙,搜索量占比达55%;酸味和苦味相对平衡的中度烘焙咖啡搜索量占比为25%;酸味明显的浅度烘焙咖啡受众略少,搜索量占比仅为11%。

为何下调去年1-2月中国大豆进口数据?海关总署回应

15000名马拉松爱好者用脚步丈量无锡“东大门”

郑蒲港作为长江水道上直插内陆的深水港,是安徽省长江北岸“第一港”。2010年7月,郑蒲港获批成为继上海、南京两个深水港后又一个万吨级深水港。

广西柳州:罕见珍惜植物野生无叶美冠兰“现身”

谈到创新和前瞻规划,洪曜庄说,中国是全球领先者之一,中国在继续优化加强其已经很强大的5G网络。中国首先标识6 GHz频谱用于国际移动通信是一个极具远见的举措,这将为全球产业继续增长提供坚实的基础,推动生态和规模经济的新发展空间。

相关资讯
【2023进博会】南非副总统马沙蒂莱:感谢中国续办进博会,向全世界尤其是非洲国家开放市场

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必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提升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一是加快培育高素质人才。推动教育、科技、人才有效贯通、融合发展,打造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新型劳动者队伍。深化各领域多学科深度融合,完善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大力培养一批具备国际视野、熟悉产业现状、把握世界科技大势、善于统筹协调的世界级科学家和领军人才。二是持续优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既要尊重科技自身发展内在规律,又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推动科技创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拓展科学技术的广度和深度。三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产业是生产力变革的具体表现形式,发展新质生产力需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四是着力构建系统性政策支持。科技创新本身意味着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需要通过资助科技计划项目、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设立政府引导基金等方式鼓励支持先发企业加大创新力度,以更好保障知识产权为创新者减负鼓劲,激发创新创造的内生动力。(经济日报)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